2017年的场内基金迎来“开门红”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1月10日,场内基金平均价格涨0.26%。不仅如此,场内基金近三年的净值回报也十分可观。数据显示,九成以上的场内基金近三年实现正收益。然而,上市的交易型基金场内交易冷清、流动性不足也成为市场“顽疾”。有分析称,破局需要创新标的选择的思维,不必再在主流指数上重复跟风。
场内基金保持“涨”势
Wind数据显示,进入2017年以来,全部场内基金中共有374只基金价格上涨,平均涨幅为0.2618%。按投资分类比较来看,场内另类投资基金整体价格涨幅达到0.3723%,在各类型上市基金中居首位。
在A股市场跌宕起伏的近三年间,场内基金也实现不错的投资回报。Wind数据统计显示,在现有可比数据的292只场内基金中,过往三年间实现净值正增长的数量达到280只,占比超过九成。而跑赢同期上证指数(上涨49.46%)的场内基金数量达到134只,占比45.89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292只可考数据的场内基金中,有34只基金在过往的三年间净值实现翻番。除去分级基金后,仍有27只场内基金净值翻番。其中,嘉实多利进取最近三年净值增长183.54%、申万菱信量化小盘最近三年净值增长170.65%、国泰估值优势最近三年净值增长146.48%。
部分基金“有价无市”
尽管目前价格有一定的上涨动力,但受制于流动性制约,场内品种“有价无市”的现象也较为突出。从价格表现来看,截至2017年1月10日,LOF基金2017年以来平均价格涨幅为0.7469%,但成交额仅为9.6547亿元。流动性不足仍严重制约LOF的可投资性,也造成LOF基金整体的价格反应呆滞和反常价格波动极为突出。
有基金分析人士评价说,指数类LOF是一个发展很差的市场,不仅基金场内规模过亿的屈指可数,就连成交量过百万的都很难得一见。“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基金公司布局,但成效并不明显。”该人士认为,现阶段需要推出一些跟踪新兴主题和行业细分比较明显、题材受众不受明显限制的产品。
2017年1月以来,已有融通人工智能指数LOF、易方达标普行业指数QDII-LOF等基金相继推出。从跟踪标的来看,前者主要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,后者主要关注医疗保健、生物科技、信息科技三大指数。
此外,主动管理LOF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。Wind数据显示,目前场内规模过亿的基金有10只左右,成交量过百万的有5只左右,可以操作的基金数量极为有限。而且这些成交量比较大的基金多是近期业绩表现比较好的基金,如申万量化小盘、兴全轻资产、国泰估值、兴全趋势等。
对于分级基金,尽管上周(1月2日至1月6日)国防、钢铁、白酒板块迎来开年红,分级B的价格有所上涨,其中国防B、钢铁B、白酒B等分别上涨9.05%、6.42%、6.22%。但整体来看,日均成交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并不多,场内流动性继续呈现收缩态势。
需打破“同质化”比拼
一边是场内基金净值增长率攀升力足,一边却又显示出部分基金场内流动性堪忧。分析人士认为,最早占据行业指数标的的龙头基金始终保持着规模上的优势,会使得本来就不占优势的“跟风者”继续处于“同质化”竞争的尴尬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12月31日,黄金ETF规模前三排名中,华安黄金易ETF规模为63.57亿元,易方达黄金ETF规模为19.72亿元,国泰黄金ETF规模为8.62亿元;指数ETF规模前三排名中,华夏上证50ETF规模为293.08亿元,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为178.90亿元,南方中证500ETF规模为167.28亿元;场内货币ETF规模前三排名中,华宝添益货币ETF规模为598.00亿元,银华日利货币ETF规模为255.00亿元,理财宝H规模为126.00亿元。
可见,不同分类的场内基金规模第一名的基金,其规模往往可以占据整个品种的50%左右。有分析认为,这体现了稀缺标的的指数配置价值,因此有些基金公司为抢占新的标的,往往不惜重金开始新一轮跑马圈地运动。
分析人士表示,目前场内基金在发展规划上扎堆情况比较严重,“主流的指数开发次数太多,有些重复;而有些有市场需求的窄基要不没有人做,要不做出来之后规模很小,成交有限”。
对于产品的创新,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对海外创新型合成ETF进行研究,并表示这将成为ETF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。据了解,合成ETF也是为了追踪某一个指数,但与普通的实物ETF不同的是,它持有的不是股票等证券,而是持有互换(Swap)和期货(Futures)、期权(Options)等金融衍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