困扰市场至今的一个问题是:美元与通胀会呈现怎样的关系?这个问题的产生,是因为以下两套逻辑混乱:在第一种逻辑下,美元伴随美国经济走强,那么背后应该会出现美国的通胀上升,那么商品价格应该出现上升,但与此同时,商品又以美元计价,所以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是有限的,这造成了美元既反映通胀又反映通缩这样的逻辑混乱;第二种逻辑下,美元走强带来了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出,汇率大幅贬值,因此新兴市场可能会出现恶性通胀,当然,对全球经济来说,这不会造成通胀压力,因为这接近于危机模式。为了挽救自身的经济,新兴市场中的商品出口国必须加大产出,从而对通胀带来了下行的压力,而新兴市场中的商品进口国也需要减少支出以改善经常项目账户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元走强是一个危机的产物,似乎也很难讨论通胀问题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第二种逻辑可以进行另外一种演绎,即作为新兴市场的龙头,中国增加对经济的刺激力度,从而推动中国需求类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,从而推升通胀预期,在这种状况下,中国的进口增加,经常项目顺差减少,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,从而资本流出的压力变大。作为新兴市场的龙头,人民币的贬值又可能带来对整体新兴市场的压力。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,中国既创造通胀,也创造通缩。
所以,这两套逻辑都存在着无法自身循环的问题,这事实上也成为了今年最大的困扰之一。如果美元走强,不管其对商品走强,还是对人民币走强,对通胀的影响都是偏负面的。只有美元走软,全球经济再通胀的逻辑才能行得通,那么特朗普经济学就必须落空。
在特朗普经济学的模式下,美国会增加自身的制造业产出、同时减少财政开支,那么美国的经常账户会改善,美元应该走强。但在强势美元下,我们很难得到一个通胀上升的逻辑。
这看起来是一个无法走出去的逻辑链条。但很可能,市场的所有人目前都是对的,问题的关键只是我们站在哪一边来看这个市场而已。美元会走强,但可能不会太强,商品也会走强,但也不会走的太强。通胀会上升,但也不至于到让货币政策全面紧缩的程度。